全省組織部長會議指出,要堅持長期有規劃、年度有計劃、實施有方案、執行有規則,鍛造堪當現代化建設重任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。堪當重任,既靠干部自身努力,更靠組織培養護航。必須持續完善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,鮮明為擔當者擔當、為負責者負責,形成組織為干部擔當、干部為事業擔當的正向循環。
統籌結構優化和功能提升,扛起事業發展“硬支撐”。干部選任是個體優選與結構優化、功能提升的統一,必須堅持事業為上、以事擇人、人崗相適,更加精準科學地選好干部、配強班子。著眼換屆優結構,圍繞2026年區鄉黨委換屆,針對年輕干部、黨外干部、女干部等結構性人選和班子急需的專業型干部,動態開展屆前評估,從需求側研判班子到齡、空缺等問題,從供給側掌握干部數量、儲備等情況,有計劃、有步驟地實施優化調整,避免換屆時大進大出。著眼發展配班子,重實干、重實績、重擔當,深化干部“家家到、人人談、個個研”,用好“日常研判+一線考察”機制,探索干部“擔當指數”“適崗指數”評價,切實把發展需要、各個崗位挑大梁的工作骨干識別出來、使用起來。著眼長遠抓儲備,系統實施黨政正職儲備計劃、女干部黨外干部優選優培計劃、“豫菁才”年輕干部培養計劃,全鏈條儲備、全周期培養,常態算好“配了多少、還缺多少、儲備多少”三筆賬,實現進出平衡、源源不斷,防止降格以求。
統籌專業訓練和實踐歷練,增強敢為善為“真本領”。干部敢為善為,既要有擔當作為之心,更要有擔當作為之能,以過硬的能力作風,擔負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任。強化政治訓練,深化政治忠誠和黨性教育,落實政績觀教育主體班次必訓、專題班次必訓、重點對象必訓“三必訓”機制,深化干部政治素質“雙簽字”、政治表現“雙向評議”,持續提高干部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。強化專業訓練,實施新時代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提升工程,針對干部知識弱項、能力短板、經驗盲區,圍繞招商引資、產業發展等五大領域辦好專題研究班、實戰拉練班,深化“雙城聯動”“豫鳴講壇”等培訓內涵,精準提升干部專業能力。強化實踐鍛煉,統籌開展“上掛、下派、外學”實戰歷練,有計劃選派干部到改革發展、急難險重、服務群眾、社會治理等“四個一線”摔打成長,每年拿出一批鄉鎮(街道)、區直單位、開發區等關鍵副職崗位進行遞進培養,讓干部在真刀真槍的實踐鍛煉中經風雨、壯筋骨、長才干。
統籌關心厚愛和嚴格管理,提振干事創業“精氣神”。堅持把激勵擔當作為和從嚴管理監督統一起來,匡正干的導向、激發干的動力。抓正向鼓勁,細化深化激勵干部擔當作為“9條”舉措,加大職級職數使用力度,每年拿出不少于20個職級職數用于晉升實績突出的一線干部,打破晉升瓶頸;常態開展及時獎勵,重大專項季度獎、處置突發及時獎,讓敢擔當、善作為的個人和集體盡快得到鼓勵激勵。抓考核管理,實施分層分類精準考核,針對領導干部、中層干部、工作人員等不同群體,制定差異化的考核辦法,推動全員上賽道、爭先進;加強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、評先評優、選拔任用之間的銜接,推動比學趕超、創先爭優。抓反向鞭策,深化不擔當不作為靶向監督,加強對“三領域一崗位”干部特別是“一把手”的管理監督,實行紅黃藍“三色”定級管理,對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幫助、批評教育,避免成長黃金期變成危險期;更大力度推進能上能下,對工作不力不適應擔任現職干部進行組織調整,以“下”的壓力倒逼干的動力。
(宿遷市宿豫區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、黨校校長 卓 凱)